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,人社部、教育部前不久发布的《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中,明确提出克服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唯学历、唯资历、唯“帽子”、唯论文、唯项目等倾向。
相关不良倾向如何破?改革还要过几道关?新华社记者就此走访了多地高校与相关教育管理部门。
相关不良倾向影响亟需改正
——伤教学。“以往评职称,往往只看重发了几篇论文、出版了几部专著、拿到几个课题等量化指标。”多名高校教师告诉记者,教学质量好不好、学生是否有进步这些难以量化的内容在职称评定考察中被“边缘化”。这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。多名在校大学生抱怨,部分职称高、头衔亮的科研明星,上课时或照本宣科或匆匆忙忙,“感觉自己对老师来说很多余。”
——伤科研。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》(CSSCI,即“C刊”)设计研制者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指出,部分高校还存在论文评价机制问题:通过论文评价教师学术能力时,忽视论文质量,只看论文发表刊物的“影响因子”、是否SCI期刊、是SCI的一区或二区,错误地将评价期刊的指标等同于评价论文价值的指标。部分高校将在SCI期刊上刊发论文与重金奖励挂钩。
苏新宁等专家指出,“畸形”的评价标准与物质利益将正常的科研评价异化为“学术GDP”。这一方面导致国内高校不必要的版面费开销“暴增”,另一方面诱发学术不端行为。
——伤教师。“帽子”、项目、奖项等学术荣誉、资源容易向少数官大、资深的教师集中,对高校青年教学科研工作者成长产生不利影响。
江苏一高校学科带头人告诉记者,他发现每年在国内高质量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他署名的论文中,有约三分之二他自己并不知情。“莫名其妙就收到论文录用通知,部分论文的通讯作者至今仍未与我联系。”但青年教师发论文却是“难上加难”。
“青椒”本是高校青年教师用于自称的网络词语,现在却被“青焦”一词代替。不少青年教师说,自己既要授课又要带学生,既要顾家带娃又要挤时间做科研,申请项目时比不过资深前辈,可如果几年内拿不到若干重大课题、没有在高质量期刊上发几篇论文,很可能就被直接淘汰。
职称咋评更科学?
当前已有部分高校针对职称制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。